谭军重庆公交,重庆公交集团谭军

sjkfhainc 81 0
  1.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在这27件国宝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件——“皿方罍”,它全名叫“天全方罍”,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自然对家乡的国宝更加青睐,当然这不是喜欢它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它本身的价值和它不平凡的经历,以及在这件国宝上国人体现出的爱国情怀。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来和大家细谈一下这件“皿天全方罍”。

谭军重庆公交,重庆公交集团谭军-第1张图片-美潞旅游网

这件皿天全方罍据考证是商代晚期铸造的一件盛酒的青铜酒器,这件国宝通高63.6厘米,分器盖和器身两部分,器盖通高21.5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方罍,也是做工最为精美的一件,是青铜器中少有的杰出之作,也被誉为“方罍之王”。该器体形高大,富丽堂皇,整体造型雄浑庄重,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体。其盖呈庑殿顶形,四角和四面中间共雕有八条粗大的扉棱;

器身用云雷纹衬地,以兽面纹为主纹,空隙之间刻满龙纹,在主纹和扉棱上再饰云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看上去气势磅礴。

其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器身则为“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所以得名为皿方罍,也叫皿天全方罍。其实青铜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但尤以我中华的青铜器最为出名,中国青铜文明最灿烂的时期便是商朝,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上有着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而这件商朝晚期的青铜酒器更是那一时期青铜器中的代表之作,精美的雕纹,精细的做工,无不让人拍案叫绝。

往往越是珍贵的东西,其经历越不平凡,皿方罍正是如此。该器于1922年(还有一说法为1919年)在湖南桃源县被发现,据悉当时因大雨冲刷该器重见天日,后被一农民捡得,之后一位湖北石姓商人闻讯想花400银元将其买走,而此时物主儿子得知还有人愿意高价购买,便拿着器盖找当地的一个钟姓校长问询,这位校长当即表示愿意花800银元买下,并要求把器盖留下让物主去取器身,而此事让石姓商人知晓后,于是将器身带着匆忙跑了,至此,皿方罍盖身分存异处。那之后器盖和器身又有什么经历呢?

据当时记载,器盖倒是一直辗转于国内,器盖在钟姓校长手里,之后以高价卖给了当时湖南的一位陆军团长周磐,1952年周磐将皿方罍器盖交出,同年4月,湖南省人民***副***金明将皿方罍器盖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6年,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而皿方罍器身则在海外流浪了近一个世纪。当时那位石姓古董商高价转手给了上海的古玩家,而后上海的商人又直接以高价卖给了当时美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之后又流传了多位古懂商人之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收藏,后来在2001年,新田栋一家族将器身交到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当时国人筹集巨款欲将其买回,不料却被一位法国收藏家以924.6万美元的高价拍得,这一价格也打破了当时中国青铜器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后来2013年再次在佳士得拍卖,终于在国人的努力下完成皿方罍洽购,器身回到了母国。

2014年6月28日,商代青铜器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在湖南完成合体,从此身首合一。而这一切离不开国人的努力。在听闻2013年皿方罍再次拍卖的消息后,中国的诸多收藏家群体便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以促成“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湖南省博物馆也正式致函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商购皿方罍事宜。经过艰苦谈判,在全球华人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3月19日达成了洽购协议,以低于预计拍卖成交价一半左右的价格2000万美元终于促成了此青铜器身首合一,重归湘土。国宝的回归,不但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苏醒,中华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中华文化的自强不息,也诠释了中华人民的爱国情怀。正因为大家的团结,爱国,才赢得了国宝重回故土。

CCTV国家宝藏节目正在热播,其中笔者关注和喜欢的国宝是浙江省博物馆的良渚文化“玉琮王”。

为何笔者会喜欢这件玉琮王?

一、玉琮王的简介:

我们先看关于这件国宝的简介,良渚文化“玉琮王”,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纹饰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面图案,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

文字不好理解,直接上图如下:

笔者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工艺学家,所以喜爱与否全凭个人感觉,与宝物的珍稀及工艺特点无关。至于为何喜欢,大致是因为笔者联想到“玉器”、”良渚文化“、“虞朝”。

二、关于玉器:

我选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从1984年到2001年先后发现了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

经过专家考证,这些骨笛最早的一批距今7800年-9000年,有2、5、6孔的;中期骨笛,在公元前6600年-6200年期间,这个时期出土的骨笛都是管开七孔;晚期的骨笛,大约在公元前6200年-5800年之间的四百年时间,除了开七孔外,还有开八孔的,在吹奏出七声音阶,另外多了变化音。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一九八七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裴明相请中央民族乐团来组织对乐器的试验,音乐家用斜吹的方法吹出了骨笛的基本音阶,用骨笛能准确的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的旋律。

后来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载文介绍了这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从此,河南省漯河市舞阳贾湖的骨笛正式走进了世界音乐研究的殿堂。 

贾湖文化是中国华夏族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也是中国音乐和乐器史上重大的发现。

我要选 鎏金木芯马镫

马镫,是的,你没看错。作为国之重宝,可能你会怀疑它的价值。如果不是这一档《国家宝藏》,很多人都没有听闻过这件国宝。确实,它没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锋芒闪耀,没有《坤舆万国全图》的气势恢宏,没有《千里江山图》的技惊天下,没有曾侯乙编钟的浑厚古朴……

真正让这对马镫闻名于世的,不是它耀眼的金色,也不仅是它精良的制作工艺,而在于它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这样小小的一副马镫,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均产生了难以想象的深远影响。

辽宁省博物馆藏鎏金木芯马镫

辽宁省博物馆藏的鎏金木芯马镫以桑木为芯,外包鎏金铜片,通高23厘米,宽为16.8厘米。一副两件,造型规整,制作精美。

蹬环以柔韧性极佳的桑木制成,三棱体的桑木条以角度圆滑的三角形揉成蹬环,在上端木条接口处,又填以三角形木楔,以保证蹬环在承重时不易变形。蹬环和上部蹬柄均仔细包了一层鎏金的铜片,这也是图片中马镫外表柔和的金***中伴着一些不规则铜绿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蹬环内侧还钉上了一层薄薄的铁片,以防止蹬踩对桑木条的磨损。不禁让人惊叹,这样一对小小的马镫,竟然有如此多的工序,是的,马镫在骑行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身着戎装,飞身上马,手执鞭辔,如果脚上没有什么蹬的,无疑会像骑牛比赛般***,颠簸中不摔下马便是万幸,谈何骑射。

而有了这样一幅制作精良的马镫,就可以轻松稳定地享受这次骑行了。桑木的柔软,可以缓解来自脚底的压力,免于长途骑行的苦累;铜与铁的组合,可以增加脚蹬的牢固性,不至于飞驰中突然损坏;金光闪闪的外表,无疑是骑主尊贵身份的象征。

这幅马镫的主人确实不简单。

标签: 马镫 国宝 天全